生技產業訊息
紐約.東京.停看聽-上市光環消退? 多金獨角獸企業暴增
Snapchat募得龐大資金,是目前新興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之一。
上市吸引力似乎在矽谷逐漸褪色,創業家不是不能上市而是不想上市,從Snapchat到Uber,籌資動輒就是上億或幾十億美金,與過去一般投資金額形成強烈對比,造成雖是新興未上市卻擁有龐大財務支援的「獨角獸」(unicorn)企業,近來成為美國科技業、金融業和媒體的討論焦點。
長久以來,「創業→成長→上市」的模式,似乎是美國矽谷的成功黃金模式。年輕的夢想家來到矽谷,憑著創意和獨特科技,受到創投者的青睞,幾年內從兩、三人的小公司,翻升到上市的比比皆是。大筆的金錢報酬,創業者和一起打拚員工都有份。
但曾幾何時,上市吸引力似乎在矽谷逐漸褪色,創業家不是不能上市而是不想上市,從Snapchat到Uber,籌資動輒就是上億或幾十億美金,與過去一般投資金額形成強烈對比,造成雖是新興未上市卻擁有龐大財務支援的「獨角獸」(unicorn)企業。
這個「獨角獸」現象近來成為美國科技業、金融業和媒體的討論焦點。
全球科技重鎮的矽谷和上市市場,究竟出現什麼變化?這股風潮是否也會影響或在其他國外市場出現?當公司不想或延遲上市時,對員工和經驗又有何衝擊?
綜觀幕後,造成矽谷這波變化的主因,包括來自法律修改、機構投資家投資組合變化、未上市股票交易管道漸多元化等。
在法律修改上,2012年美國JOBS ACT通過,實質放寬未上市公司公開報告經營內容的股東數目門檻,從原本的500人到2,000人(其中包含500名專業投資家)。實質上讓未上市公司有更多的緩衝餘地,過去許多公司因股東超過500人就要公開許多資訊,促成許多未上市公司覺得與其都要公開,還不如就直接上市。
另外,過去矽谷主要以創投為金主的模式,近年也有極大變化。大型機構投資家如共同基金、避險基金、私募基金甚至主權基金等,都開始進入矽谷的未上市公司投資行列。
這些大型機構投資家在金融危機後就一直在尋找分散投資風險的方式,與公開市場股票相關性較小的未上市股票,就成為標的之一。他們龐大的資金源提供矽谷未上市公司充沛資金,這些公司要利用上市調度資金的緊迫性也大幅減少。
未上市公司股票的交易管道也逐漸增加,雖然速度和幅度都還很有限。最近也有新一波的遊說壓力出現,希望美國政府進一步修法或立法更進一步促成發展。
不想上市的巨大企業並非少數,上市也不一定保證之後就一定會蓬勃發展。希望充分保有經營主導權和自由度、不喜歡上市的繁瑣手續和冗長過程、想避免股價受公開市場大波動影響、不願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在許多定期公開報告上和應付繁複的規定等,都是企業選擇不上市的理由之一。
日本的飲料鉅子「三得利」(SUNTORY)、美國的穀物交易巨人「嘉吉」(CARGILL)、世界最大家具專門企業「宜家」(IKEA)等,都是基於經營者理念有意識地選擇不上市的道路。由於他們多有龐大實體資產,向銀行融資或用發債方式籌資等,也較容易。
但企業上市能夠帶給企業較豐沛和多樣的資金來源,能更充分支持公司未來成長所需資源;也大幅增加公司的知名度和透明度,有利業務推展、增加信用度和增強風險管理意識 ,並有利招才留才。
特別對矽谷的高科技業來說,既有的籌資和成功模式,似乎早已成為造就矽谷發展的根本基礎,也是吸引人才的原因。他們擅長的科技或軟體領域較不適合傳統銀行籌資等模式。當這些公司不再選用上市做為主要調度資金的手段,影響的不只是大眾投資有成長潛力公司的管道和市場整體流通性,也要考量其他經營面的影響。
例如,過去許多投入新成立小公司的員工,公司股票選擇權是他們願意留在新公司的主因之一。當上市遙遙無期時,員工的動力和士氣也可能受到影響。
上市或不上市各有利弊,上市時機也很關鍵。身為經營者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為何要上市或不上市,在不同情形下要如何持續提升企業價值和治理結構。
(本文作者為專欄作家,曾任美日國際金融機構專事行銷與國際事業企畫。長期旅日,現居美國)(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