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產業訊息

當全世界都在放空台灣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這個夏天,台灣的經濟沒有什麼好消息。出口持續衰退、產業大老普遍看壞下半年景氣;股市一片慘綠,被套牢的小股民不計其數;整個社會也陷在中學課綱該不該調、該怎麼調、該調那些部分的吵鬧中。於是,自然鮮少人會注意到,推動台灣經濟進步的主引擎:民間投資,已經失溫很久了。

投資萎縮不振成為台灣新常態
國民生產毛額(GDP)的組成內容各有意義。政府支出多花在教育、社福、交通的基礎建設,本身不容易有實質產出;出口是經濟實力的展現,對於台灣這種出口導向的國家尤其重要;所有經濟活動的目的都是滿足人民需求,因此民間消費就是最權威的衡量指標。其中,維繫政府支出與民間消費穩定、並透過資金運用和創新精神來增加人民福利,就得仰賴民間投資。雖然任何一項投資最終都要追求獲利,但這僅是人民福利提升時的副產品,所以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一直是各國政府的重要政策。

台灣在2000年前與後的民間投資,有著迥然不同的面貌(圖1)。在1980年至2000年之間,除了1980年代初期受到第二次石油危機衝擊外,投資佔GDP的比例一直維持在25%至30%之間,這個階段內的經濟成長率,也因此長期處於7%以上的優良表現。但在2000以後,25%成為難以突破的門檻,投資佔GDP比例已經連續四年衰退,2014年時只剩21.92%,逼近金融海嘯時期的20%下限。上一次台灣出現這麼長的投資衰退,正是19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如果不加把勁拚一下,今年很有可能追平這項難堪的歷史紀錄。


圖1:1981年至2014年民間投資佔GDP比率與經濟成長率。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資金持續外流,救投資難上加難
從國際收支的角度看,也不難解讀此一趨勢。根據中央銀行統計,十四年來台灣的對外直接投資(本國資金向外國投資)金額一直高於來台直接投資(外國資金向本國投資)金額,而且差距還逐年擴大,2000年時兩者相差不到500億美元,但2014年時差距已經高達2千5百億美元,暴增了五倍之多(圖2)。總計這十四年間,台灣的資本淨流出就高達16兆美元。


圖2:2000年至2014年對外直接投資/來台直接投資金額(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

這麼大量的資金在外國對台灣並不是毫無價值,例如企業在海外若經營得當而產生獲利,對台灣經濟也是有幫助;但除此之外,其他投資帶動的外溢效果,例如就業、技術進步、稅收等等都將付之闕如,而這些海外的投資獲利就算匯回台灣,也僅僅是擁有這筆資金的企業或個人得以受惠,其他人無法享受到,社會貧富差距反而會因此擴大。

投資失溫不只是經濟問題。知名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曾經用「戴爾衝突防制理論」理論解釋兩岸間的政治對立。他發現,戴爾、惠普電腦的產品供應鏈正好遍佈在台灣與中國大陸間,台灣生產關鍵零組件之後,交由大陸廠商完成組裝,最後再運往終端市場銷售。在這種分工體系下,維護和平的貿易管道符合雙方的政經利益,因此只要這套體系存在,兩岸間就不可能發生戰爭。

然而,這套理論正面臨嚴重挑戰。戴爾、惠普這些美系大廠的市場主導力也不若以往,換成聯想、華為這些中國品牌在全球攻城掠地;台灣自己也由於投資不足,海外生產比例不斷拉高,台灣在整套供應鏈中的重要性迅速弱化。如果有一天,台灣對全球經濟不再舉足輕重了,台灣還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