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觀察

從林書豪到張經義

中國時報 周祝瑛 2020年4月23日 上午4:10
 

(圖/林書豪臉書)

曾經有大陸周刊稱讚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只是近幾年來,隨著網路的發達,許多鍵盤後面的匿名網友,開始到處出草,從國內到國外,從政治人物到專業人士,只要對方稍有不慎或意見相左,就會被網民批評謾罵。這樣的行為其實已顛覆了原本堪稱溫良恭儉讓的台灣社會,其背後更不乏有心人士與政客的操弄。

還記得2012年林書豪在美國NBA球賽中所引發的林來瘋,當時有多少台灣民眾為之瘋狂,2018年小英政府甚至請他擔任反毒大使,視他為台灣之光與年輕人的偶像。曾幾何時,林書豪最近在臉書上發表〈黑暗尚未獲勝〉一文,披露以疫情為名的種族歧視等問題,文中充滿人道關懷等正能量,然而卻因該文中指稱新冠狀肺炎,加上他參加北京CBA球隊,立即引起台灣網軍的攻擊,令人遺憾。

同樣的,另一位來自台灣雲林,在美國擔任白宮記者的張經義,是白宮高手如雲的記者群中,唯一懂得中、英、阿拉伯語,可以向美國總統提問的華裔國際新聞記者。日前因回答川普總統的詢問,脫口而出「我從台灣來」,引起國內熱議。陸委會甚至因其任職上海東方衛視,而提出將引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予以開罰。消息傳來,令新聞實務及學界為之譁然,認為管控過度。

其實這句「我來自台灣」,對許多曾在海外留學或工作的人來說,是多麼珍貴的一句話,尤其能在重要的國際場合中脫口而出是多麼不容易。因為這是連我國駐外單位都望之彌艱的一次免費國際宣傳。原來台灣有這麼優秀的國際新聞人才,能近距離與美國最高領導人詢答自如。

「良禽擇木而棲」,無論是林書豪或張經義這些一流的專業人士,他們所追求的不一定只有高薪,更重要的是找到能發揮所長,且專業被受尊重的地方。在全球人才激烈競爭下,也唯有靠真才實學才能在國際社會立足。尤其近年來,教育部不斷倡導各級學校必須加強國際移動能力的人才培育,這裡面當然也包括能到對岸逐鹿中原之人。畢竟中國對當前全球人才深具磁吸效應,也是當下台灣年輕人留學、交換與工作的首選之一,理由很簡單,同文同種,可以省掉文化衝擊與語言隔閡等障礙。

然而台灣網軍卻偏偏逢中必反,似乎任何人只要與中國大陸沾上邊,不分專業或青紅皂白,加以追討,甚至台灣政府也隨民粹起舞。只是這樣做,無疑形成劣幣驅逐良幣,只會把這群熱愛台灣的優秀人才往外推。因此、無論是林書豪或者張經義,不管他們身處何地,都是台灣的寶貴資產,都值得台灣社會尊敬與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