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側寫
中國史學泰斗 余英時獲唐獎漢學獎
唐獎今天公布首屆「漢學獎」得主, 由史學大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 授、中研院院士余英時獲獎,肯定他過去超過半個世紀來,在中國歷史、思 想、政治及文化上的貢獻。
84歲的余英時是享譽海內外的知名漢 學家、歷史,以研究中國思想史和學術史 揚名國際,1950年就讀香港新亞書院,師 從國學大師錢穆。25歲被推薦進入美國哈 佛大學,取得歷史學哲學博士學位。1974 年當選中研院院士,2006年獲得有「人文 諾貝爾獎」美譽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 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殊榮。
頒獎人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院士丁邦 新說,余英時學術生涯60年間,共出版著作 59本、論文400餘篇,堪稱畢生著作等身。尤 其他在中國歷史、特別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 面的研究,皆扮演開創性角色,中西學界一 致推崇他是21世紀「中國史學之泰斗」。
丁邦新指出,余英時雖以研究中國傳 統為主,但對傳統與近現代中國歷史、 思想與文化均有深厚理解與掌握。例如他 曾深入探究胡適、陳寅恪及錢穆等大師的 著作,其中陳寅恪在共產黨專制作的「隱 語詩」,被余英時破解後,學界才漸漸窺 知陳對興亡遺恨與對時局的針砭。
丁邦新表示,余英時「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的治史宗旨,鼓勵年輕學 者以新方法、新角度瞭解與詮釋中國文 化。他的影響不僅局限於中國思想史, 獨特的詮釋觀點,加深現代中西方社會 對中國數千年歷史與文化的了解。
丁邦新也提到余英時不曾參與實際政 治,對政治只有遙遠的興趣,出發點是 基於知識份子的社會關懷。芝加哥大學 教授余國藩更曾經說:「余英時教授就 是他筆下中國『士』的典型,一生的研 究與經歷都在反映這一點。」
余英時更關心民主人權運動,不時發 表政論文章,更曾公開支持中國民主運 動。他與妻子在普林斯頓建立的「中國學社」,也成為許多流亡海外的中國知 識分子與學運領袖的庇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