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側寫
國際小提琴新星曾宇謙:我比誰都努力做自己
10多年前對爸媽喊出「讓我試一次,沒成功就再也不提」的壯志,他在20歲就奪下國際「古典音樂界奧運」的最高榮譽,開始踏上職業音樂家之路,是他夢想要演奏到80歲的第一章。
黃明堂攝
夢想的開端,可能青澀、帶點拙氣,但若試著往前走,有天回頭會發現,自己早已跨了大步。
年僅22歲的曾宇謙,是揚名國際古典樂壇的小提琴家。但他曾有著一段與「殺豬聲」為伍的歲月。
那時他才5歲,因唱歌音準問題,被父母送去學琴。初學小提琴1個月,對樂器、曲子的掌控度幾乎是零。「不像鋼琴,鋼琴是一開始不管怎麼彈,至少會彈出聲音。但小提琴的音一開始不會太好聽,會很像殺豬,」他說。
現在的他,已成為職業演奏家,享受著站上舞台,掌控樂器和樂曲的快感,「演奏當下,音跟音之間的空白時間,台下的觀眾都在等你拉下一個音,那個空白就會覺得,你在舞台可以掌控很多,可以做到我想做的一些東西,」曾宇謙說,「(這是)我很享受的一件事情。」
小提琴是生命的一部份
的確,曾宇謙拿琴、拉弓的瞬間,一切都不一樣了。
變奏曲《夏日最後的玫瑰》的旋律,伴著暖冬午後,在環球唱片的辦公室內迴盪。
眼前演奏的曾宇謙,為趕赴新專輯《夢幻樂章》宣傳,從紐約回國。返台不到3天,卻絲毫看不出時差的搗亂。只見他閉著眼、眉宇隨旋律擺動,一個個音符,在他堅定拉弓、彈指瞬間,流洩而出。
自信與氣勢,對比1小時前,面對採訪鏡頭略顯緊張、靦腆的他,簡直判若兩人。
「(小提琴)就像是我的一部份,」他說,「訪問可能沒有辦法百分之百把我想要講的表達出來,但透過小提琴演奏,我更能夠表達曲子的一些感情或我的想法。」小提琴和演奏,已成為曾宇謙的生命。
因此,即便外界給他各種稱號——「音樂神童」或「台灣之光」,又如2015年,奪得小提琴界最高榮譽的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第2名(第1名從缺)後,成為外界矚目的「樂壇新星」,但他定義自己的方式,就是堅持理想,「這些稱號並不會影響我要做的東西。我做我想要做的事,自己往自己的理想邁進,」曾宇謙說。
他口中的理想,是成為職業演奏家。這個藍圖,早在11歲時就勾勒出,當時的他已在英國曼紐因國際小提琴大賽中,擊敗各國音樂學院好手,獲得青少年組第3名。
對5歲就開始拉琴的曾宇謙來說,伴他度過近17個年頭的小提琴,已成為他的一部份。曾宇謙提供
「給我一次機會就好」
每個人小時候都曾刻畫過夢想,卻常在長大後發現,實現夢想難,在夢想裡堅持更難。
為什麼曾宇謙能做到?除了才華,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對音樂「還可能成為什麼」,充滿無限想像與執著。
這讓他成功說服爸爸曾憲宏好幾次。例如,他年僅13歲就決定遠赴美國就讀寇蒂斯音樂學院,成為知名鋼琴家郎朗的學弟。「我被宇謙說服,後來變成我跟他說服媽媽,」曾憲宏說。
起初,曾憲宏考量到年約上百萬的生活費,並未將曾宇謙的出國留學夢納入規劃,「他當時很沮喪,」曾憲宏回憶。
曾宇謙因此向爸爸爭取報考機會,「你就讓我考一次,我如果一次沒上,就不會跟你開口了,」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任陳沁紅,當時是曾宇謙的老師,對這段話印象深刻。
最後,曾憲宏被兒子說服,曾宇謙也順利考取音樂學院,爸爸辭職陪他一起赴美;陳沁紅則找到贊助企業,讓他們不受限於經費不足。
就連音樂風格,曾宇謙也堅持走自己的路;他的堅定,化解了爸爸的憂心。
「他的風格內斂沉穩,較不炫技,有別於現代一些獨奏明星,」過去和曾宇謙合作多次的台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鄭立彬觀察。
但這讓護子心切的爸爸焦慮,不炫技會不會得不到掌聲?「他(曾宇謙)回我,那是別人,我若學他,我就不是我了,」這一番話,讓爸爸試著相信,「他還說,如果沒有人欣賞他,他不可能得獎、也不可能有音樂會,有人不喜歡他,但總是會有人喜歡他。」
失敗是最好的加速器
不過,在成名必經路上,曾宇謙也曾受挫。
一切都在掌控內,結果卻不如預期,為什麼會這樣?但那次失敗讓我進步最大,那種動力是最強的。
2014年,當時還在美國就讀音樂學院的曾宇謙,參與美國境內最大的印第安納波利斯國際小提琴比賽。那是他沉潛2年後的第1次比賽。
曾宇謙回憶當時,仍歷歷在目,「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範圍,可是卻沒進到決賽,為什麼會這樣?」
他意外,也沮喪,那時已回台灣的爸爸甚至等了一週,都聯繫不上他。
但這段經歷,反倒讓他停下腳步,回頭修正,再開啟他的下段生命樂章,「真的是失敗的時候,讓我的進步是最大的,那種動力是最強的。」
例如,後續的幾個月,他從右手運弓等細節檢討起;2015年,他連番在兩個比賽獲得好成績,「當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愈來愈高時,就會從中進步。」
從興趣到職業,現在的曾宇謙已褪去學生身分,成為演奏家。雖然不用再藉比賽證明自己,但他清楚,在夢想裡堅持更難,「這是一條很長的路,很多東西需要克服。」
尤其,最困難的是,他得跟自己的時間和毅力競爭。
去年底,他的行程滿檔,趕赴表演、錄專輯,每隔幾天就得飛往不同城市,生活不是在飛機、旅館,就是在舞台上;他得趁旅途空隙,緊抓機會練琴。
「許多人演奏3年後,就慢慢退步、不見了;想要到60歲、70歲保持很好的水平,要有很好的自制力,標準要更高,」曾宇謙說。他以80歲仍有精湛演奏的小提琴家海飛茲(Jascha Heifetz)為精神典範,如此期許著自己。
他知道,這條踏上演奏家的夢想之路,只是個開始。
曾宇謙小檔案
出生/1994年
學歷/美國寇蒂斯音樂學院
經歷/2015年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小提琴組第2名(第1名從缺)
現職/小提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