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側寫
接受外媒專訪自剖世界觀 李安:我始終都是局外人
李崗(右起)、李安、母親李楊思莊、已故父親李昇感情和樂,是李安創作的基石。(圖片東方IC、資料照片)
2012年,李安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第2度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後,在接受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專訪時,將自己比喻成最熱愛的台灣,總像孤島般不斷漂流,在不明的定位中深感茫然。如今,他即將交出暌違4年的新作《半場無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當年的心境卻形影不離,他10日接受《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專訪時說:「隨我的年紀增長,那種漂泊感其實愈來愈深刻,也許年紀讓我更能了解這個世界,但看穿世界是如何運作後,反而讓我與世界更加疏離。」
「不論是在哪裡,我始終都是個局外人。」李安認為,自己在何處都格格不入的身分,反讓他能提供絕然不同的觀點,也能跳脫大部分人不自覺陷入的刻板文化印象,所以他拍得出同志牛仔電影《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或是在《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描繪變性慾的退伍軍人,「就好像只有在外太空才能看出地球是圓的,身為局外人能更輕易地洞悉文化上的獨特結構與弦外之音。」
18日將獲頒影人獎
李安18日將在本屆美國麻州「普羅溫斯敦國際電影節」(PIFF)上,獲頒「前鋒影人獎」,對於電影創作,他自稱「我很難被歸類,但還是有我自己的風格」,剛出道時,他的目標是為台灣觀眾提供主流電影作品;搬到紐約後,又深深被當地的文化所影響,「但我的世界觀是在台灣建立的,東方與西方的感知交會,讓我戒慎恐懼地身處電影前鋒,不論我喜不喜歡,那就是我。」
「在現實生活中,我還是一個非常溫和的人,非常膽小又有點害羞,總害怕會冒犯到其他人。」李安說自己的個性,與作品經常突破疆界、勇闖未知領域的特性截然不同,「在《少年PI》後,我終於理解到那才是我擅長的電影類型,而不是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導演。」他開始檢視人們與未知之間的關係,他感嘆雖一直想要有所信仰,但世界總不斷改變,「我想我只是在不斷找尋不同題材來挑戰自己的信仰。」
現在台灣已不一樣
李安跟《波士頓環球報》透露,自己外省家庭在台第2代的身分,讓他經常被「要求」該拍部描繪外省家庭顛沛來台的電影,次數多到令他感覺好像是在逃避這個題材,最熱中「點片」的就是台灣觀眾。
「但我認為我的每一部電影,其實都是他們想看到的那部電影。」不論是《少年PI》或是《半場無戰事》都是如此。李安不認為有必要拍出一部真正描寫那個時代的台灣電影:「因為現在的台灣,已經和我當時看到的台灣不太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