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側寫

多维社论:向前看,接受蔡英文的积极转变

2016年台湾总统大选揭晓,民进党籍候选人蔡英文以超过689万票,56%的得票率当选成为台湾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这一数字比国民党籍候选人朱立伦多出308万张,超过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票数总和。

在同时举行的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也得到了113席中的68席,在立法院取得多数席位,实现了完全执政的目标。

这是一个新的政治轮回。我们对蔡英文的当选表示祝贺,也希望她能履行承诺,为两岸持续和平努力,为台湾人的福祉努力,为台湾的民主发展努力。
 

作为中华民国首位女性总统,蔡英文不仅刷新台湾历史,更刷新现代中国政治史

这次选举结果,对台湾人民来说,意味着在经过国民党和马英九八年不如人意的执政,又将对未来的希望放到了民进党和蔡英文身上,是对她务实政策的支持。民进党和蔡英文能否担得起这个期待,他们到底是会像国民党和马英九那样,在人民的殷切期盼中上场却在令人沮丧的氛围中卸任,还是像一个令人尊敬的政治家一样,展示出非凡的政治魄力和施政能力,为台湾未来找到发展方向,带领台湾走出经济停滞和政治恶斗的泥潭,成为可以垂范于后人的政治典范,不仅对民进党和蔡英文重要,对已经受不起内耗和空转的台湾而言,更极为关键。

对民进党来说,这次重新执政,并不是简单的政党轮替,而是洗刷陈水扁时代耻辱,和检验、提升该党政治文明素质的机会,是对它的一次政治砥砺。人民同意让一个曾经给他们带来痛苦记忆的政党再回来执政,不是做一道简单的政治选择题,而是看到了民进党这些年的变化,愿意再给它一次尝试机会。民进党必须清醒认识自己,它虽然曾经在台上执政过,但它的在野党、台独党和街头反对党色彩一直都没能成功褪去,在人们的印象中,它仍然还不具有一个大党应有的政治文明气质,人们选择由它来执政,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它承诺会干的多么漂亮,而是因为对国民党这些年的表现更为失望。如果说国民党需要检讨调整的是自己太过精英化的政治文化,要学会深入联系群众,那么民进党就需要向另一个方向提升,经历涅磐,才能变成一只真正的凤凰。

对蔡英文来说,这次选举更是全新的开始。作为中华民国首位女性总统,她的胜出不仅刷新了台湾历史,也刷新了现代中国的政治历史。这是蔡英文立志从政以来所达到的新顶峰,折射出她对选举政治的精确把握和高效认识,以及非同一般的政治领导能力。这次胜利来之不易。这八年来的政治磨练,特别是她在民进党深陷泥潭时所展示出的政治勇气,在2012年总统选举失败后所表现出的担当精神,和她在此次选举中做出的策略性调整,以及她在当选后发表的施政宣言,都让人看到了一个正努力摆脱意识形态羁绊的、日渐成熟的政治家气质。

蔡英文此次能够毫无悬念当选总统,是人民对她的信任和回馈。她没有理由辜负这种信任,更不能让2300万台湾人寒心,而是要像她在当选后承诺的那样“创造台湾人民最大利益和福祉”。成功当选是一个新的起点,她必须稳健走好第一哩路,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必须以一个有作为政治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应对就要面临的艰难挑战。这些挑战,在《多维.TW》上期出版的《蔡英文的十大挑战》中已有完整展现,我们希望她能成功应对,不辜负台湾人民的期许。

这次总统大选,民进党成功执政,在立法院也取得了多数席位;在地方层面,两年前的“九合一”选举,民进党也获得领先优势;在民进党内,蔡英文更有超过9成以上的超高支持率。这些具体数字,可以折射出蔡英文的领导力,是她的政治优势,但反过来,也使她没有任何借口再说改革会遇到哪些政党的掣肘,没有任何理由不采取果断措施与台独激进教义派势力进行彻底切割,冻结台独党纲,排除掉“台独”这个随时可能给两岸关系带来灭顶之灾的政治炸弹,用行动来扭转外界对她“台独小英”或“意识形态小英”的认识。

蔡英文要认识到,这次选举的投票率很低,她的得票数也低于马英九2008年第一次当选,这说明还有不少人对她还抱有怀疑,不够放心。在对岸的角度,习近平对台湾人民的选择是尊重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认为台湾人民的选择是要将两岸倒回对抗状态,更不是走向台独。

基于蔡英文的过往表现,对中共来说,能够放下对蔡英文的历史成见,以平常心旁观她顺利当选,就是个不小转变,就是一种善意的表达。促成这一转变的,除了因为蔡英文自身的积极变化,愿意为获得为2300万台湾人服务的机会而放下意识形态包袱,以“维持现状”作为处理两岸事务的核心原则,也和北京的自信提升密不可分。今天的大陆领导人习近平,确实有更多手段遏制两岸关系逆转,也会更积极、灵活地回应台湾人民的期待,这一点蔡英文应有切实认识。

对于蔡英文的当选,中共当然有理由采取更谨慎的观望态度,不发贺电,甚至反而透过国台办喊话重申底线都在情理之中。任何人都不要指望在蔡英文当选的一夜之间,中共就能和她坐下来谈。冰释前嫌需要时间,更需要诚意,蔡英文必须继续释放善意。就像她在竞选成功后再次重申的那样,将“推动两岸协商交流”,“致力于确保海峡两岸关系维持和平稳定的现状”,“确保两岸无挑衅、无意外”。

对中共而言,也不能再僵化固守“察其言、观其行”,而是要回应蔡英文的积极转变,抓住每一个机会,集小成为大成,聚砂砾成山丘,两岸关系就一定能持续发展进步。去年的“习马会”不就是在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积累上水到渠成的吗?陈水扁执政初期,曾提出过“四不一没有”的政治主张,放开了两岸“三通”,甚至一度打算承认“九二共识”,不就是因为迟迟无法得到回应,而民进党内部反情又已经快要淹没脖子,才索性破罐子破摔,退回到“四要一没有”的极端立场,执意推动“一边一国”、“台湾正名”、以及“台湾入联运动”,在台独路上开始一路狂奔的吗?试想,如果两岸在陈水扁时期就能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还会走后来那么多年弯路?还用得着今天仍花费那么大力气,逼着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识”?

有一种解释是怕回应了会上当受骗,有必要吗?在相差悬殊的两岸力量格局中,欺骗或许可以一时得逞,付出的却可能是其全部政治生命,甚至是立刻统一。如果说当年的北京还没有绝对把握,今天就绝对有这个自信。更何况,今天的蔡英文也绝非陈水扁可比,她更为务实灵活,在大选期间,就不断释放善意,用实际行动说明自己对两岸问题的态度,在尽可能的空间里对两岸关系做出积极表述,;在当选后不断反复强调自己“维持现状”的政治主张和“无挑衅、无意外”的保证;民进党内的激进力量,也已经游离在该党边缘,有的已经离开。

台湾是个和大陆不一样的地方,它有多元化的政治表达,有自己的制度模式,大陆对台政策必须考虑到其特殊之处。蔡英文是挟689万民意支持成为台湾总统的,这个数字虽然还不到台湾民众的1/3,但她就是台湾总统,是中华民国的总统,在政治上代表了2,300万台湾人民,任何对台政策,都必须考虑这2,300万人的感受。

现代政治文明所以被冠之以“现代”的修饰,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同,就是因为它的包容精神。它要求人们,特别是政党和政治人物,不能再以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来认识世界,而是要包容差异,只要它不极端。我们要求民进党必须摆脱草莽型政党思维,要求蔡英文必须以中华民国总统定位自己,那么,对已经承袭了“中国”地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而言,对于身为强者的中共来说,是不是更应当以现代化的思维来要求自己,以跨两岸的领导者气度来包容差异呢?

(多维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