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諾貝爾獎,被中國人期待和糾結了很多年。今年它來得很突然,事前沒有一點关于屠呦呦的報道。但是屠呦呦卻給大家帶來如此大的驚喜,真是出乎意料。然而,中國人這次能获諾貝爾獎是和海外的華人幫助分不開的。而這位海外華人就是美國華裔科學家苏新專。
綜合媒體報道,能获諾貝爾獎,首先要被提名。在國內青蒿素的发現被歸為集體成就,那么外國人怎么知道屠呦呦而且還提名她呢?其實是多虧了華裔科學家 Xinzhuan Su (苏新專)。沒有他的幫助屠呦呦即便再有成就,也不為國際所知。
美國華裔科學家苏新專的推薦
苏新專是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過敏和傳染病國家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專門從事瘧疾研究的科學家。他在喬治亞大學获得博士學位,2001年就是NIH從事瘧疾研究的研究員,2006年升為資深研究員,現在擔任NIH瘧疾基因組研究部門的主任。
他曾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米勒(Louis Miller)的手下工作。后者每年都從諾貝爾獎評委會收到推薦表格。作為懂中文而且是傳染病專家的苏新專對華人的推薦,讓中國人第一次获得諾獎,他功不可沒。 米勒曾关注青蒿素的发現者。 2007年他們到上海去開一個瘧疾與傳染媒介會議是曾在會上問青蒿素到底是誰发現的?怎么发現的?在場的人都不知道,后來米勒一直关注這個問題。有一天,苏新專和米勒在吃中午飯時聊天,就說這個事件確實很重要,應該去提個什么獎。苏新專對他提議說,可以考慮提一下諾貝爾獎。
他們還推薦了屠呦呦获拉斯克獎。拉斯克獎素有諾貝爾獎風向標的說法,2011年屠呦呦获獎后,曾引起國內轟動。但是美國拉斯克的評委們不懂中文,這次諾貝爾委員會引用她的原始文章也是中文的,七十年代不知道那文章是否有英文摘要,那么他們是如何讀得懂中文的关于青蒿素的发現呢?這都要歸功于苏新專。最讓屠呦呦廣為人知和获得國際承認的是,米勒和苏新專為配合拉斯克獎寫的一篇文章《青蒿素:源自中草藥園的发現》,這篇文章发表在著名的《細胞》雜志上。《細胞》雜志的影響力非常大而且拉斯克獎是生物學界里很重要的獎項,這兩者聯合對于屠呦呦获諾獎作用非凡。
苏新專向米勒推薦提名屠呦呦获諾貝爾獎。米勒后來就是從2010年起每年推薦屠呦呦获諾獎的人。經過5年她終于获得了获諾貝爾獎。這是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次获諾貝爾獎。
推薦屠呦呦的五大原因
屠呦呦获獎,在國內存在一定爭議。苏新專說,他也是2011年去北京后,才聽說屠呦呦跟一些人鬧了很大意見,屠呦呦也對他證實了確有矛盾存在。“所以任何人跟她要(證明发明人的)資料,她也不給。她為什么給我們,可能是覺得我們沒有利益关系”。
在《青蒿素:源自中草藥園的发現》文章中,米勒和苏新專寫道:“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 我們毫無疑問地得出結論: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藥研究所(中藥所)的屠呦呦教授是发現青蒿素的首要貢獻者。”
苏新專解釋,他們認為屠呦呦名至實歸,有5大原因:
- 第一,“523計划”始于1967年,当時屠呦呦并沒有參與進來,但從1971年在廣東開會的會議記錄可以看出,研究一直沒有取得太大進展。屠呦呦后 來加入進來,并于1972年南京召開的會議上首次提到青蒿素可有效殺瘧原蟲。“東晉人葛洪的著作早就提到青蒿的抗瘧作用,但帶到項目里面來,是她(屠呦呦),是她把青蒿帶到項目里面來”。
- 第二,在1972年的會議上,屠呦呦也報告,当時青蒿提取物效果不穩定,而葛洪著作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尽服之”,為什么要用冷水泡,她就想到常用煎熬和高溫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壞了青蒿有效成分,所以便由用沸點78攝氏度的乙醇提取改為用沸點35攝氏度的乙醚提取。所以,提取溫度也是 她第一個解決。
- 第三,1972年8月,屠呦呦帶領一個团隊到海南做臨床試驗,包括她和几個同事首先在自己身上試藥,證明了沒有太大毒性。她們總共做了30例,基本都有效。所以她是第一個做臨床試驗的人。
- 第四,國內有個爭論,就是中藥所的提取成分沒有其他機構好,確實是這樣,但其他機構的提取方法是根据屠呦呦提供的材料改進的。無可否認,屠呦呦參與了研究青蒿素的化學結構。
- 第五,她是青蒿素衍生物雙氫青蒿素的发明人。青蒿素是脂溶性藥物,水溶性不好。水溶性不好,藥性就不好。而提高水溶性,服用后就比較容易吸收。雙氫青蒿素吸收性能就比較好。
苏新專說:“這些證据我都有嚴實的523的材料作證,都是原始資料。”
還有其他一些佐證,比如,得獎時,屠呦呦的單位排名總在最前面,衛生部把青蒿素发明的證書給她們所。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到北京開一個會,在會上用英語作相关報告的是屠呦呦,“這個也可以說明她的貢獻與她当時的地位,為什么不選個别人呢?(記者問:英語好?)英語比她好的人有的是。”
如果選一個人做代表,那就是她
但苏新專也強調,不能否認其他人的貢獻,這個項目“不是只有她做出了貢獻,確實是一個团隊的貢獻”。參與的人有500多人,有三四十單位,跨度十几年,“所以絕對不是她一個人的貢獻”。
“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提名一個集體的貢獻。沒有選擇。提名一個集體項目,那当然是最完美的。但諾貝爾科學獎只給個人。我們也考慮過有沒有第二個人、第三個人,確實想不出有那么突出的,雖然其他一些人都有一些貢獻,比如羅澤淵、李國橋、周維善,”他說。
在采訪的最后,苏新專說:“不容否認,這個項目有很多人的貢獻。如果有可能推薦集體獎,那(我們)肯定是這樣做。如果選一個人做代表,那就是她。我們跟誰都不認識。我們要尊重事實。”
(吳桐 綜編)